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55章 太史慈,隋唐初交锋 (第3/3页)
的情况,看看殿下有什么指示。” 段志玄下达命令。 “太史慈,你就领军在这里守着,如果唐军还敢走这清平峡,你就狠狠地打。 两日后,再撤离这里。” 此时,峡谷内的周瑜,见到唐军已经发现他们的埋伏,就知道这场伏击是不可能成功了。 于是,周瑜留下太史慈,让他在这里挡住唐军两日,两日后再撤走。 而周瑜自己则先行撤走,向东面下一个伏击地点进行准备,等着唐军过来。 从西面的崤山到东面的邙山,再到东面的绳池城和涧水谷,周瑜设置了一条又一条防线,慢慢等着唐军杀过来。 “什么?峡谷内有隋军伏兵?” 当李二在李唐军中军这边,收到了段志玄从东面清平谷那边传来的消息时,也是一脸懵逼。 随即,李二的脸色就难看下来,低声说道“唐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击,想要伏击我们。 徐懋功说的没错,隋军那边当中,有个厉害的指挥将军。” “陛下,我们还要从这里走吗? 清平峡这边的地势可是非常险要,易守难攻,我们要不要换其他道路过去。” 唐将这边此时有人对李二提议道。 “这里是最快出山的道路,现在要是绕路,我们至少需要多花三四天的时间,才能走出邙山。” 李二摇摇头,不愿意轻易退走,换其他出山路线。 “殿下,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,前面峡谷内有隋军埋伏,并没有中伏,这就是万幸了。 剩下的,其实也不难对付。 我们只需要派兵,找到上山的路,将这些伏击的隋军击溃即可。” 这个时候,徐懋功也站出来,对李二说道,认同李二不换路的决定。 “嗯,军师说的没错,和本王想的一样。 来人,就按军师说的办,传令给段志玄和程咬金二人,让他们派人找出上山的路。 然后他们领军上山,将山上埋伏的隋军,给本王击溃,确保我大军东进之路的安。” 李二下达命令。 “杀啊!” 很快,段志玄和程咬金两人,就收到李二的军令,然后带兵杀上两侧的山上。 太史慈率领埋伏着山上的隋军,随即与唐军展开交战。 因为太史慈率领的隋军,虽然没有伏击成功,可是他们提前占据的伏击位置,依然让他们具备不小的优势。 所以,当段志玄和程咬金两人,率领三万唐军攻上山时,遭遇到了太史慈的顽强阻击。 两军交战不到两个时辰,天色就黑了下来。 太史慈担心李二会率领后面的唐军主力,连夜包围他们所在山头,只得趁着夜色,悄悄带着隋军撤下来。 不过,太史慈并没有就此撤走。 等到天亮之后,唐军就发现,山上的隋军不见了,李二还的确有包围的想法,也只好放弃。 之后,李二率领隋军继续往东行军,没走多久,就发现了隋军的踪迹。 这顿时就让李二等唐军将领们,如临大敌,担心前面还有隋军埋伏,只要放慢行军速度,派出斥候再仔细探查。 但其实,太史慈并没有打算再次伏击唐军,因为他知道这种情况下伏击唐军,已经很难成功了。 太史慈故意派隋兵,留下那些踪迹,就是要让唐军疑神疑鬼,拖延他们赶路的时间。 最后,李二率领的唐军,足足花了四天的时间,才走出邙山山区,比他们原本计划的时间,足足多用了一倍。 走出山区之后,李二心情有些烦躁,想要加快行军速度,尽快赶到绳池。 不过,却遭到了徐懋功和房玄龄等人的阻止。 “殿下,我军将士刚刚从山区出来,这几日一直提心吊胆,让将士们身心疲惫,不宜再加快行军了。 再说,杨广到底留下多少隋军人马,负责防备我们,领军之人又是谁? 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。 但从这几次我们和此人的交手来看,此人处处布局,心思缜密,又以逸待劳,准备充足。 我们一不小心,就可以中了对方的计策,万不可大意啊。” 徐懋功劝说李二道。 李二听后,也冷静下来,点点头,听从了徐懋功等人的劝谏,让唐军扎营休整一日,养精蓄锐,再杀往绳池。 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