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229|祭典1 (第1/2页)
办秋日祭是为什么呢? 杨玉燕的答案是:赚钱。 她不是日本学生, 没有思乡之情,那对她来讲,秋日祭的好处就在于她可以光明正大的赚钱了。 慈善义卖这种活动还是没有祭典好赚啊。 杨玉燕跟基金会的同学们集思广义, 打算多搞几个商业项目,到时一个同学顾一个摊子, 把能赚的钱都赚来! “气球。”杨玉燕把这个项目写在黑板上,“一块钱吹一个气球, 吹炸了不算, 没吹炸就可以送他一个气球了。” 别小看气球,这种玩意目前可是正宗的外国货。因为橡胶的关系, 中国根本没有工厂能做出盗版气球来。 杨玉燕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比较圆, 外国的气球吹一次一块钱也不算贵。 现在只有百货公司和一些外国餐厅会用气球做装饰, 大部分普通人都只是见过气球,还没有亲手把玩过。 “这个摊子就放在最里面, 吸引大家一直往里走。”杨玉燕说的头头是道,她还说要把两边摊位摆得近一点, 中间的道路留得窄一点, 这样大家就会不得不放慢脚步, 慢慢游赏——也就会花更多的钱了! 下面一个同学是个老实人, 老实的说:“客人既然已经付了一块钱来吹气球,那最后这个气球他吹好了拿走也是应该的吧?不能说是送给人家。” 知不知道什么叫营销策略! 杨玉燕坚定的要求必须在摊位上写“送”气球, 看摊子的同学也必须说“送”气球。 这样,才会让客人有占便宜的感觉! 幸好底下的同学们老实的不多,毕竟大家的家中不乏做生意的啊、当官的啊、祖上阔气过啊, 等等,基本都能听懂杨二小姐打的什么算盘。 杨二小姐继续说:“还有,虽然是秋日祭, 天气还是很热的,我们还可以卖扇子。” 日本祭典怎么可以没有团扇?必须要有! 时间紧,任务重,大家都要加快速度啊。 于是卖扇子这件事也很快通过了。 杨玉蝉问:“卖拆扇还是团扇还是蒲扇?” 杨玉燕问:“问问价,哪一种便宜就卖哪一种。” 刚好下面有人的家里是开布坊的,就答道:“蒲扇最便宜,只是要去乡下收,一来一回耽误时间。不过现在也是用扇子的时间,我看看家里库房还有没有。”别说布坊为什么卖蒲扇,那当然是便宜啊,都卖绢扇去了,那买不起绢扇的客人难道就不要了? 不能够!客人是越多越好的,掏钱再少,那也是客人,开店的都盼着街上的人都来他的店里买东西,你买根针花一毛钱,他也能赚两分。 “其次就是团扇,折扇的扇骨多,就要贵一点。”他说。 杨玉燕:“那我们就做团扇。” 这位同学很想替自家招揽生意,忙说:“好啊,我这就回去跟我爹说,绢布团扇……” 杨玉燕打断他的话:“不,我们不做绢扇,做纸扇。” 这位同学:“纸扇?” 杨玉燕理所当然:“纸扇肯定更便宜吧?” 肯定的啊,纸扇当然比绢扇便宜。 巧了,同学中也有家里开纸坊的。不过因为宪兵队天天抓卖小报的,纸坊已经许外不敢开门了,现在只敢卖草纸和麻纸,就是擦屁股纸。 杨玉燕问:“贵坊做纸扇吗?” 纸坊同学犹豫:“做是做,可是没有好纸,我要回去跟我爹问问,现在开炉熬浆不太方便。”纸坊做纸要先把纸浆煮出来,这一开炉子动静就不会小,宪兵队往天上望一望,看到纸坊冒烟就知道开炉了,就会跑来了。 杨玉燕问:“纸坊里现有什么纸?” 纸坊同学如是答,说:“草纸和麻纸不好做扇面。” 杨玉燕大手一挥:“无坊,反正是祭典上卖的,卖完也不指望能用多久,何况这都秋天了,也用不了几天了,等到明年纸烂了也不必用了。就用草纸和麻纸做!” 纸坊同学:“……” 杨玉燕继续说:“到时我们题上点诗句看起来就很像样子了。” 纸坊同学忙道:“这不行,草纸和麻纸没办法写,而且那纸不是白的,是黄的和绿的。” 杨玉燕:“无坊,带点颜色反而别有风味,这叫古朴。” 纸坊同学:“……” 纸坊同学深深的觉得杨同学大概是隔代遗传了祝家的奸商血脉。 纸坊同学回家问爹,再回来对杨玉燕说:“杨同学,我爹说草纸和麻纸太脆,做扇面韧性不够。” 杨玉燕:“无坊,叠成双层的就差不多了吧?” 纸坊同学回家再问爹,回来说:“双层大约是可以的,我爹说,看在是同学的份上,一柄扇子算三分钱。” 杨玉燕狮子大口一张:“同学价,一分吧。” 纸坊同学:“……” 他抹把脸回去问亲爹,第二天一瘸一拐的过来:“杨同学,我爹说最低两分。” 杨玉燕想了想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