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八年才出道_240.见证历史的史诗感!怎么可能找不出错误?(求订阅!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240.见证历史的史诗感!怎么可能找不出错误?(求订阅!) (第4/5页)

有再继续说什么,而是专注无比地看着其中的每一个字。

    似乎,其中的每一个字,都蕴含着真理!

    这些文字,将他们之前知道的一些零碎的关于三国历史的信息,纷纷串联了起来,让他们看到了其中完整的历史故事。

    让他们有一种穿越一千多年,回到那个年代,见证所有发生一切的史诗感。

    西北!

    某环境优美的别墅小区内。

    贾富清和张跃,以及其他好几个中年男女聚集在一起。

    这里是贾富清养老的别墅,已经居住了十多年。

    此刻。

    贾富清躺在摇椅上,微微闭上眼睛,即便是冬天,手中也拿着一把木质折扇,轻轻地在手中击打着。

    旁边坐着贾富清以及两位中年男子。

    对面,一个中年女子拿着手机说道:“王谦刚才提前发表了小说,取名三国演义!”

    张跃急忙说道:“你上千千文集,把王谦的作品念给老师听。他发表这么仓促,可能连错别字都有,我们留好证据,到时候看他们还怎么说!”

    张跃在微博上被刘胜男几人怼的无话可说,随后沉默应对,但是这个仇就铭记在他心里了。

    有任何机会,他都会报复!

    所谓小人报仇,从早到晚。

    躺在椅子上的贾富清也睁开了眼睛,手中的折扇指了指对面的中年女子,轻声说道:“念吧,我们一起听听这位所谓当代文坛第一人是什么水平。呵呵,三国历史,他有什么资格来补全?”

    其他人都急忙附和。

    “是呀,三十来岁,就敢称文坛第一,还真敢说!”

    “年轻人,无知无畏。”

    “快念吧,等下我们用他自己的作品,把他反驳的无话可说。”

    中年女子迅速登上了千千文集,找到了王谦刚上传不久的小说作品,三国演义,当即就以极高的朗诵水准读了出来。

    刚读到前言。

    张跃就不屑说道:“思考十年?呵呵!十年前他还在学习表演,立志当一个戏子,会思考三国历史?吹牛不打草稿,到处都是漏洞。”

    几人都点头。

    躺着的贾富清也说道:“我当年写第二本小说的时候,思考五年才动笔,收集的资料就有几十万字,写的时候也修修改改,几次改稿,花费十五年才完成。这才是真正做学问,写作品应该有的态度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说的对,王谦可能就是吹牛,来抬高自己!”

    “王谦怎么能与老师相比?”

    “呵呵,王谦这辈子应该都拿不到咱们的文学大奖了,永远也追不上老师的地位!”

    几人都对贾富清吹捧了一下。

    中年女子也说了一句,然后才继续读了下去,正文开篇,就让她很是惊讶,其他几个听着的人也都是惊讶地看向她。

    本来老神在在地躺在椅子上的贾富清又再次睁开了眼睛,看向中年女子,身体也坐直了起来,皱眉问道:“半古文?”

    中年女子点头:“是的,王谦是用半古文的形式书写的。”

    几人互相看了看,稍微沉默了一下。

    张跃说道:“偶尔写一篇短文,用这种写法还可以。但是以这种写法来写长篇小说,他就是在找死!当代,没人能做到这一点。即便是老师,现在也因为年纪大,做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贾富清点点头:“不错,我老了,根本写不了古文长篇了,思维跟不上了。这个王谦,这么大胆,以这种形式写长篇小说,不是无知就是无畏,继续读!看看他写的三国历史都是什么东西。”

    中年女子继续读下去。

    房间内的几人都以挑刺儿的心态在听着。

    “十常侍,谁知道都有谁?王谦写的对不对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!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了三国的宦官张让,但是没说过他是十常侍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张角的两个弟弟,叫张宝和张梁?还都有称号?我怎么不知道?”

    “黄巾起义是因为南华老仙给了张角天书?这不是乱弹琴?南华老仙是谁?”

    一边听着,几人就针对其中的描写讨论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场的两个中年男子都是西北某名校历史系的招牌教授,虽然都不是专攻三国历史的,但是对现在已经知道的三国历史信息也极其了解。

    “刘备是郑玄卢植的学生?还和公孙瓒是朋友?我完全没听过这方面的信息。”

    “三兄弟的原始积累,是张飞出资!我一直以为是刘备呢,我以为他是靠着才当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