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五八五 族长,大王,可汗,骑兵卫改组 (第5/5页)
北的这些部族,让他们在其中担纲军官,却是不得不为之事。 赫连豹和阿济格两人心里都是又喜又忧,喜的自然是能一跃而成为武毅军的高级军官,而忧的则是,自己等人当了官儿,就当真是好事儿么? “亲兵营骑兵第一卫指挥使,由镇抚石大柱兼任。石大柱仍管龙枪骑兵。亲兵营骑兵第一卫指挥同知,叶肥楠升任,管理卫中具体事务。” “亲兵营炮兵千户所千户,由原副千户刘振担当。” 连子宁又瞧了瞧那几位部族长,淡淡道:“你们几位,本官都是另有安排。且放心。等你们自京中回来之后,便会安排具体差事。” “诸位,可都听清楚了么?” “听清楚了!” 众将轰然应诺。 连子宁点点头,待众人坐下,便吩咐道:“谢德清,组建新卫所,向来乃是你新兵部的差事,限你三日之内,将五个新建的骑兵卫组织完毕,军官到位,开始整训。” “是,大人,标下领命。” “王大春,几个新建的骑兵卫,军服,武器,被服,营房,伙食,一应俱要供应,你也要好生操持。至于武器和铠甲,都按照努尔哈赤和**金那两个卫的规格来便成。” “是,大人,标下这便去办!” 王大春也是应了。 连子宁麾下两个野女真骑兵卫,一概乃是重型武器狼牙棒配备轻便铠甲,一来固然是为了保持机动能力,因此减轻铠甲重量,而实际上一个让人难以避免的尴尬事实便是,武毅军现在的冶炼能力,着实是无法达到炼制重型铠甲的地步。军器局只擅长火器,而柳家的作坊毕竟乃是民营,让他们冶炼铠甲,柳随风还没这个胆子,当然,更没这个能力。 不过野女真骑兵们来去如风,既有着轻骑兵的机动性又有着只比重骑兵弱上一线的杀伤力,倒也是让连子宁尝到不少甜头,暂时是没有组建重型骑兵的打算了。 散会了,众人鱼贯走出了大厅,少顷这里便是只剩下了连子宁一个人。 他靠在椅子上,满脸的疲惫,伸手揉了揉眉心,只觉得一阵心力交瘁。 这两日,连子宁便是忙着操持改编组建骑兵卫的事儿,大方向倒是不累,只是几句话的事儿,最累的,乃是分离军官,将一大批军官从原有的卫中分出来,再提拔一批人增补上去。说实话,连子宁是不想把这个权力下放给下面的卫指挥使的,因为这无形中就使得卫指挥使有了人事任命权,对连子宁的一言堂很是不利。但是连子宁在花了整整两日的时间,试图以一人之力来完成几百甚至是上千个军官的调遣,任命,提升,而且要保证他们有功该赏,有过当罚,并足堪重任之后,很颓然的发现,这完全是痴心妄想。 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,以连子宁如此旺盛的精力,如此强悍的思维能力,到了最后,都是感觉头疼欲裂,脑袋里面乱的跟一锅粥也似,无数的人名像是一团乱麻一般缠在了脑海之中,理不清,剪不断。 一个人想要把数十人才能担纲的工作自己做完,只怕就算是吃红苹果或者是什么其他红色水果的楚轩都感到头疼。 不得已之下,连子宁只好是放弃了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,把权力下放。 当然,现在把权力下放还没什么,连子宁相信部将们对自己的绝对忠诚。但是,长此以往,却是隐患无穷。 “或许,是应该再增建一个部门了。” 连子宁心中划过一个想法……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 辽北将军辖地。 屯河卫。 屯河卫便是日后的伊春市,此处为低山丘陵区,沟谷密布,河流纵x横,森林密布,土地极为的富庶。 这里本来是无人烟的所在,但是后来正德三十年之后,向此地大量移民,数以十万计的汉民被迁来此处,开垦耕稼,建立村落,慢慢的,便是形成了一片极为富庶的农业区,乃是辽北将军辖地首屈一指的富裕,便是在整个关外全境,也是数得着号儿! 屯河卫足足有三十多万汉民,形成了无数的村落。 屯河卫比邻托温江,也就是后世的汤旺河,绵延九百余里,注入松花江下游。大部分的村落城镇都是沿河分布,河水蜿蜿蜒蜒,两岸农田遍布,其中沟渠纵横。 其实这个时代的东北,绝对比关内更加的适合耕稼居住,虽然温度低,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,但是土地肥沃,一季足顶得上关内两季甚至是三季的产量,而更重要则是:风调雨顺,雨水充足,生态保持的也是极好,不但不会有河水泛滥之虞,更是可以很方便的引水灌溉,和关内这些年要么旱,要么涝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rq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