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德五十年_五四二 武毅军!二十卫之规模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五四二 武毅军!二十卫之规模! (第6/7页)

:“一千五百整!”

    正德微微一笑,又道:“再赏一千五百副棉甲罢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,便是摆摆手,步辇转了个弯。向大轿的方向抬去,身后一片山呼万岁的感激之声。

    一边往回走,正德一边向林雄奇问道:“武毅军运来的大木不少?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么!”林雄奇心思一转,他这次险些失势,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,便是在外朝没有一个强力的引援。因此此时心中一动,便是道:“西南那边儿的大木现在少得多了,奴婢听工部那些官员说,一开始的时候,连大朝殿的一千零二十四根大柱子也凑不齐,还是多亏了武毅伯,他着人送来的那些大木,都是极为庞然的,很快便凑足了那些柱子,现如今还剩余了不少呢!陛下您不是要建铜雀台么?奴婢看那些都能用得上的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又道:“朝廷里的事儿,奴婢不懂,不过在这事儿上,武毅伯是很尽心的。”

    他说的总体来说乃是实情,不过略有夸大,但是人这两片儿嘴,碰一碰,说的话稍微褒奖或者是稍微贬低,便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。尤其是对于正德皇帝这等喜怒无常的君王来说,就更是如此,下人们都是揣摩着他的心思说话,一句话说的不对,这心里,便是记恨上了。

    正德皇帝点点头,却是沉吟不语。只是心里,对于连子宁却是多了一份愧疚之情。

    他本来就是那等性情中人,爱憎分明,爱恨强烈,最是恨背叛和欺瞒,但是这个人的性格却不是那等很凉薄的,更多的时候,他看自己,并不是一个皇帝,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。

    他也是那等非常执拗的人,典型的跟牛一样,牵着不走打着倒退,朝臣越是劝诫,他就越是不听,其实心里,已经是明白过来这个事儿了。

    当初听了江彬的密告,便是对连子宁非常之厌恶,因此下了那道旨意,不但是要惩戒,更是要剥夺其军权,甚至若不是这会儿东北实在是无人镇守,女真扰边,干脆便把连子宁给捉拿到京师来,下了锦衣卫的诏狱。

    后来,连子宁荡平海西女真,立了大功,本来是应该大赏的,群臣也是这个意思,便在朝堂之上力劝。但是偏偏正德却是拗不过面子,便硬是压着,那去东北责罚的钦差,也未曾召回来,但是心里,已经是有些过意不去了。

    而这会儿修建燕山大朝殿,连子宁又是如此的出力尽心,说实话,对于正德皇帝来说,在这事儿上出力,比打了一场大胜仗,那可是要重要的多了。

    这心里,对连子宁的恶感一扫而空,更是起了一些愧疚,便寻思着,要不要把那钦差给召回来,但是想想,君无戏言,这心里却是拿不下。

    这会儿林雄奇也没摸准皇上的心思,若不然的话,只需要在旁边进言一二,连子宁那一番羞辱,便是可以免去了。

    大部队前进的非常之缓慢,少顷一行人便是撵了上去,来到了如意斋下面,正德皇帝正要上轿。忽然便看到后面跑过来几匹快马,一顶轿子,向这边急匆匆的赶过来,他打眼看过去,便看到那骑着马的有暂代兵部尚书戴章浦,内阁次辅谢廷式,内阁三辅林静宜。都乃是朝中一等一的大员,正德顿时心里便是咯噔一下,脸色便拉了下来。心道又有什么事儿来烦自己了?

    隔着远远的,林静宜便是扬声道:“皇上,大喜啊!有大喜事了!”

    正德心里一宽。转而便是疑惑,心道难不成是安南或者是西北那边儿打胜仗了?

    几匹马在不远处停了下来,三个重臣下马,那轿子里面,却是内阁首辅杨慎走了出来,四人一道向皇上走来,见礼。

    正德摆摆手:“无需拘礼了,走吧,别在这儿站着了,上去说话。”

    说罢。便是上了如意斋,四个重臣也依次上去。

    林雄奇打了盆水,拧了个热毛巾把子递给正德,正德一边擦脸一边道:“怎么,有什么喜事了?”

    四人互相看了一眼。见戴章浦眼观鼻观心摆明了是不管了,谢廷式吸了口气出列,喜形于色道:“启禀陛下,有大喜事了!武毅伯率军大破福余卫老营,斩首三千余,福余卫死伤无数。老营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白地!武毅伯派来报讯儿的信使刚刚才到达京城,留守兵部的司管不敢怠慢,赶紧着人把折子……”

    他还没说话,正德皇帝便是已经豁然站起身来,满脸掩不住的急切,道:“折子呢?”

    戴章浦这才是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折子,递给了正德皇帝。

    正德赶紧接了过来,打开细细看。

   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