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德五十年_四九四 大丰收!!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四九四 大丰收!!! (第4/4页)

老爷们说的不错,这庄稼不赖!

    等这些玉米终于成熟的时候,整个东北大地都陷入了一片狂喜之中。

    原来官府真没骗人。玉米不但产量高,好成活,而且大伙儿尝了之后发现,这玩意儿真是很好吃!

    王老实更是兴奋的半个多月都没睡着觉,整天就琢磨着该怎么打理这些粮食,什么时候收割,什么时候入仓。他还专门让自家儿子去了县城一趟。听说县衙门口贴了不少布告,都是教百姓们怎么整治这玉米的。

    后来县里又有官员下来了,一个村儿一个村儿的。亲自交给老百姓们这玉米是怎么收拾!这时候他们才知道,原来这玉米能煮着吃,能磨成面儿跟蒸馒头一样蒸窝窝头。还能煮粥喝,还能炒着吃,还能当菜。那些玉米杆儿,能给牲口当饲料吃,晾干了之后能当柴火,盖房子的时候加进去这玩意儿能让土坯房更结实牢固,这些农民们算是开了眼。

    他们连什么时候应该收割都不知道,便大起胆子来问那些官儿们,那些官儿们却说不着急,等快黄了再收割。那会儿才熟透了。

    王老实偷偷的算过,这一算可是让他吓了一跳——算下来一亩地竟然能打四石粮食!

    王老实当时就傻了,老天爷,在山东那会儿,上好的水浇地一亩地也就是一石半啊!

    整个东北大地上像是王老实这样的‘聪明人’可是不在少数。他们在确定了玉米的产量之后,真的是差点儿晕过去——被巨大的幸福给冲击的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如此,玉米的高产量、好伺候、多用途,也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东北的无数农民给接受了。

    所有的农民、士子、豪绅、官员,总而言之,武毅军辖地内的一切群体。都接受了这玩意儿。某些站得足够高的有识之士,更是认识到了,今年无疑是一个大丰收的年份!

    武毅军,武毅伯主政东北的第二年!

    大丰收,来临!

    王老实的思绪被刘三儿响亮的声音给打断了,原来不知不觉,那一大屯粮食已经是的称完了。

    刘三儿捧着手里的账本儿,走到那张大人面前大声道:“张大人,咱们称完了,一共是玉米棒子不去玉米芯儿一千一百六十斤,玉米杆儿两千三百斤。”

    “喝!”刘三儿话音刚落,绿袍官儿张大人还没什么反应,一边围观的贱民们已经是为之哗然!

    一亩地产一千一百多斤粮食?一千多斤,这就是五石多快六石了啊!

    咱们江南地界儿那稻米一亩地一年才能产多少?还是种两季儿!人家这可是一季!

    东北啥时候比得上江南鱼米之乡了?

    彭山虎这会儿已经麻木了,一路上来到东北,都不知道遭遇了多少让人不敢置信之事,着实是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那张大人看了他们一眼,却是并不理会,他也是取出一本账簿,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数字,张大人翻找了片刻,找到了小王村儿那一块,细细的看了好一会儿,沉声念道:“王老实,正德五十一年十一月初三在脱伦卫县衙登记,家中有丁男四人,丁女两人,耕牛一头,共分田地三百三十亩!没错儿吧?”

    王老实赶紧点头:“大人说的一点儿没错,就是三百三十亩。”

    “嗯!”张大人点点头:“你这亩地,玉米棒子不去玉米芯儿,一共产了一千一百六十斤,刚才本官转转瞧了,你们村儿周围的土地都在河边,想来是情况差不多的,因此,你们村儿的地,都按照这个产量算!”

    “按照武毅伯爷定下的税率,十成交三成。”他仔细的算了一会儿,道:“你这地,一亩地就是三百四十八斤!三百三十亩,合计交十一万四千八百四十斤,也即是六百零四石粮食。另外,你去年从官府贷了耕牛一头,折粮食一百石,领了救济粮外加粮种十石,算三分利,一共需归还十六石,总计便是七百二十石!怎么样,本官没说错儿吧?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,王老实自己心里自然也是有一笔账的,赶紧道:“大人说的没错儿。”

    那张大人笑了笑,又道:“一亩地产玉米杆儿两千三百斤,这个也得上交,按三成算,一亩地就是六百九十斤。如此一来,你这三百三十亩地一共是二十二万七千七百斤,合计一千二百石!”

    那些围观的贱民们齐齐倒抽了一口凉气儿,一户人家,六口人一头牛,竟然就上交几百石粮食,上千石秸秆?

    这东北的庄家人都是神不成?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