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四三九 不臣之心沐国公 (第2/4页)
。 万士亭也没错儿,人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,骤然闻听儿子生死未知,心中已经不知道难受成什么样子了,这时候耍耍脾气,顶个牛儿,也是人之常情么! 但是问题是,您老顶牛儿的对象是当今万岁啊! 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,在位时间仅次于汉武大帝,强势刚硬的正德帝! 而且这个节骨眼儿上,您老能走么? 万士亭自从进士及第以来,就一直都在户部当差,从户科都给事中到户部员外郎,再到户部侍郎,再到户部尚书,几十年的时间,就没离开过户部衙门一步,这大明朝,若是说能把大明的钱粮管的妥妥帖帖的,除了他万士亭之外还真就没别人了! 而万士亭这些年的作用,也是有目共睹,大明朝能从当初入不敷出的窘境到现在府库充足,中枢钱粮众多,万士亭长袖善舞的功劳得占了七成。 这会儿眼瞅着就要打仗了,除了万士亭,谁能把这个大管家的角色给扮演好? 杨慎心里叹了口气。只觉得一阵疲惫无力。 他已经老了,这个执掌诺大帝国十几年的首辅。号称大明开国以来第一贤臣的老人,已经感觉到了太多太多的疲惫,而且他的身体,也实在是撑不住了。 杨慎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:“等收拾完这些烂摊子,也到了歇歇的时候了。” 他出列之后先是朝站在角落里的林雄奇使了个眼色,林雄奇心领神会,赶紧招了两个小太监过来,好说歹说的把万士亭给架了出去。 “皇上,您且息怒,万大人忽闻噩耗。一时间犯了痰气儿。心里有些偏激,也是在所难免的。”杨慎劝慰道:“您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,咱们还是商议眼前局势要紧。” 正德帝余怒未消,冷哼了一声。 杨慎内心里却不怎么怕他,他和正德。虽是君臣,但是私交也很不错,本就是有些亦臣亦友的意思,而且无欲则刚,对眼前的权位甚至都没有了眷恋,还有什么好怕的? 众人七嘴八舌的劝了几句,正德帝总算是,慢慢的消了气儿。 重新回到了刚才的议题,以朝廷的力量。无法应对三面同时作战,最多是两面。 杨慎道:“依臣之见,皇上,东北就不打了。” “东北不打了?”正德眉头一拧,心中便是怫然不悦,以他的心性。去年在女真手中吃了那么大的亏,如果不报复,如何能忍得下来? 杨慎对他知之甚深,立刻补充道:“皇上,东北咱们和女真大战连场,虽说是惨白,但是得益于武毅伯能征善战,总算是没有让女真占了多少土地去,依旧是困顿于松huā江北,对咱们的威胁,可说是和往年也没什么区别。现如今松huā江南有武毅军驻守,可说是固若金汤,无需担忧。但是哈密卫和安南却不同,哈密卫距离我嘉峪关一千九百里,其中一片坦途,骑兵快马扬鞭十余日可至,又有瓜沙等十余州可供歇息落脚,嘉峪关去岁被鞑靼大军攻破,肃州亦是被围困,甘肃镇边军损失惨重,至今亦是没有恢复元气。若是哈密王麾下的精锐奔袭嘉峪关,西疆又是狼烟四起。而南疆亦是如此,安南狼子野心,非打不可。” “如此一来,哈密和安南,方才是当务之急,至于辽东,则是可以且放到一边,等腾出手来,再收拾他们。” 桂萼也眯缝着一双眼睛出列道:“陛下,臣以为,杨大人所言甚是,京军去年损失十余万,虽然抽调各地卫所精锐补充,如今已经恢复了五十万,但是战斗力良莠不齐,其中精锐,只有三十五万上下。西攻哈密,甘肃镇边军力有未逮,只有动用京军,如此一来,二十万便没了。而打安南,也是需要抽调一部分。如此一来,朝廷手上已经无兵可调了!” 戴章浦也悄无声息的走到桂萼后面,道:“陛下,虽说也可以调集内地卫所兵,但是去岁面对鞑靼和瓦剌的入侵,卫所兵表现的拙劣不堪,边军尚且如此,臣下等实在是不放心卫所兵的战斗力。臣正准备上奏陛下,请兵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联合派人,四处巡查,调集各卫所将领不法事。” 都察院左都御史,大明监察系统当家人周镐也出列附议。 反正众臣说来说去,就是一个意思,三线开战是不可能的,两线还差不多。 正德内心已经接受了这个意见,但是兀自有些不甘心,问道:“东北就真不打了?” “却也不是全然不打。”杨慎道:“前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