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节  (第2/2页)
可能想成为绝户,百年之后,在地下之时,连个祭祀的子嗣都没有。    那样的话,都无颜面见祖宗啊。    “爹,娘……”    秀秀又唤了声。    “当家的,要不,您同意了秀秀的孝心吧?”柳章氏落了泪,忍忍心中的痛楚,提了一句话道。    “随你们吧。”    柳青河说了这话后,不再多言,提步就出了柳家小院。显然,这位柳家的当家人,是不想在家中多待着了。    柳青河的离开,事情的主动性自然就是柳章氏得担起来了。    “秀秀,你回屋吧。”    “剩下的事情,娘和张家嫂子聊会儿。”    柳章氏还是顾忌了女儿的名声,倒底不想在事情没定性前,把女儿家的体面全驳了下来。于是,提醒着女儿回屋里去。    秀秀见着目标达成了。    于是,她是对她娘柳章氏,还有张李氏二人,各福了一礼后,才是离开正屋回了东厢房。    龙凤五年,柳青河和柳章氏的小儿子柳大山出生。同年,柳秀秀嫁进了张家,成为张启的媳妇。    龙凤六年,柳秀秀和丈夫张启育孕了长子张春旭。    龙凤十年,四月十五日,申时初,张启邻着长子张春旭,一起走着山路归家。    刚进凤凰村,村中的亲戚和邻里就是围住了张启父子二人。特别是张氏族里的叔伯,对待张启父子很是热络。不住的夸了张启,为张氏争回一口气,为凤凰村添了大大的光彩。    呵呵,众人的夸赞,自然是因为张家龙凤胎洗三那一日,村长张太平领着里正专门走了一趟张家。    在亲戚邻里的见证下,里正掏出来县衙门的喜报,宣读给众人听了。    张家郎,张启过了府试,如今是童生。    童生,算不得正式的功名。    可这却是读书人迈进了仕林圈子的一道门坎儿。若连童生的资格都没有,那自呼自己为读书人,是挺心虚的一件事儿。    第4章    待张启父子从热情的包围圈里出来时,已经是两刻钟后了。    “叩叩”的敲门声响起,小院内,张李氏回了一声,道:“来了,来了。”    等张李氏打开小院门,见着儿子和大孙子时是被好好的惊喜一回。稍片刻,张李氏回过神后,欢喜极了,说道:“快进屋,快进屋。”    “娘,孩儿回来了。”    “祖母,孙儿和父亲一起回来了。”张启父子没急着进院子,相反,是父子二人恭敬的对着张李氏施了一礼后,才是进了院中。    张启稍落后一步进得院里,还是挺体贴的把院门栓上。    “去你那屋,看看秀秀和春福、福娘他们娘仨吧。你这般久不着家,唉……”张李氏这般说话了,张启自然同意了。    “乖孙,随你爹去看看你娘,还有你那弟弟妹妹。”张李氏对着大孙子张春旭是笑得和蔼,继续道:“祖母去做些酒酿丸子,给你解解赶路的渴。”    “这般远的路,想你们父子定然累坏了。”    张李氏这般说话后,摆摆手,让张启父子进屋里,去看看柳秀秀母子三人。    张启没开口回话,张春旭就笑了,他一个四岁的小娃娃,长得圆润可爱是很讨人喜爱的。他说道:“祖母,孙儿不累的。”    这时,张启也解释话了,他说道:“娘,春旭尚小,我哪会苛待他。他这一路上,走得山路实不多。”    “儿子在锦城县外的驿站里,专门等着一位与咱们同路的汉子。在路上时,那汉子的驴子,儿子专门付给六个铜子儿的草料钱,算是让春旭搭乘的费用。”“    “要真讲起来,儿子才是走一路。春旭有大半的时候,是歇在驴背上的。”张启有点小小伤心,他在亲娘的眼中就是那般不疼惜了儿子吗?    他是亲爹,不是后爹,哪会虐自家的娃啊?    “算你这当爹的没失职,没让春旭这孩子多吃苦。”    “要不然,你看看秀秀会不会心疼?”    张李氏的话一提到了儿媳妇,张启的神色就是尴尬一笑。这会子,张启不打嘴皮子功夫,他忙说道:“娘,儿子领春旭去看看秀秀母子三人。”    话落,张启还有点落慌而逃的味道啊。    没办法,读书人嘛,一般就在乎了颜面的。张启嘛,自不例外。    正房的西屋中,柳秀秀这会儿起了身,还是装扮齐整。显然,她是听到了夫君和婆母刚刚在院中的谈话声。    柳秀秀是心细人,她在梳好了发髻,又是换了一身干净的外衣后,有些明白夫君没急着进屋。应该是在给她梳妆的时间吧?    读书人出身的丈夫,眼中在乎了那一句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的话。哪个文人的心头,都有一个红袖添香的美梦。    区别嘛,就是有人成功了,有人失败了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