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6节 (第4/4页)
皇后索性给她致命的教训:你跟程家祁家再好有什么用,你的婚事可是本宫做主的! 如今六公主主动求她,王皇后也不难为:“民间有句俗语说的好,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。女儿闹别扭,母亲身子就冷了。女儿回来,母亲只有高兴的份,哪还会计较这些有的没的?你能想明白,就依然是本宫的掌上明珠。” 六公主带的消息,让王皇后大怒。 王皇后是把程宰相恨得牙痒痒:“他程宰相算什么!什么狗屁文臣领袖,什么直谏忠臣,什么国家栋梁!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卖女求荣、玩弄权术的小人!当年靠妹妹惠妃,如今把女儿外孙往火坑里推!你大皇嫂,一副程家人脾性,就是个拧的!难怪周内司不与他一路……你以为程宰相笼络这些大臣靠什么,那是靠白花花的银子!这些个臣子附庸风雅视金钱如粪土,总要有人掏粪给他们不是?本宫就不信祁家没有被掏空的一天!” 六公主那袖子拭泪,心底嗤笑:你王家,还有那些世大族,哪一个不是蛀虫? “大皇兄提前去太庙,这捅出来也是大孝。大皇嫂此举也是万无一失的,官员有序,这是母后也拦不住的!母后,眼下我们该当如何?” “那就让周内司自个选路罢,他程家会玩的把戏,本宫也会。”王皇后眼睛眯起,“周内司想中立,哪有那么容易的事?这事本宫要是赌岔了,本宫输也甘心。” 六公主收回袖中的手拳了拳,果然如她所料。 “周内司一手提拔了祁家,万一周内司真的选了大皇兄?” “周内司要选,谁能拦得住?还用得着等到现在?从朝堂鉴瓷,到大祀,宋家比当年祁家还略胜一筹。那个宋筠娘,机巧玲珑,一副柔弱的狐媚相!怕是周内司真的存了这份心了……”王皇后心里默了默,“宋家的亲戚程家,禹州首富来着,那可是投了范参政的!那个字字珠玑在禹州都是才名鼎盛的,叫什么程琦来着,他的前程,可都捏在我王氏的手中!本宫可不信这是巧合,眼下宋家青瓷要想出头,也少不得我王氏这把火!” 六公主抬眼,小心翼翼道:“周内司真会为了宋家,站二皇兄的队?” 作者有话要说:明晚下更。 第66章 真假周内司3 巳时的一轮太阳是瑰丽的炫目,悬挂天边。一夜积起的薄雪开始消融。 安公公连呼几声“阿弥陀佛”,赶紧安排太监宫女去扫雪:“手脚都给本公公放利索些!辰时本公公要是瞧见山路到太庙有丁点的雪,你们仔细着你们的脑袋!” 筠娘子主动加入扫雪大业,安公公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她,朝孔大夫人道:“你瞧瞧人家宋筠娘,凡事明白个轻重缓急,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闺阁小娘子,拿起锹来也是有板有眼!” “皇上大寿,大祀尽孝,筠娘只想着尽一份绵薄之力,让皇上和殿下百官们,一路干爽的走来。这时哪还顾得上闺阁仪态,”筠娘子戴着盖头的脸往下一垂,“筠娘小门小户也不懂什么大道理,教安公公见笑了!” 周二少夫人冷笑:“一个小门小户的小娘子都晓得尽孝尽忠,咱们要是不加把劲,怕是大不逆的帽子都能扣下来!东边的偏殿,就由我跟丫鬟们包着了!” 孔大夫人喏喏的领了西边的偏殿,便带人下去了。筠娘子带的人最少,简单的分派了下,举目四顾只见一片热火朝天,一手提锹,一手提裙,徐徐下了台阶。 沿着山路上,都有宫女和太监在铲雪,筠娘子装模作样的一个石阶铲一下,一步步往下退。 直到退到半山腰,已是无人之处。 山腰是下面一左一右两个岔道的交汇处。筠娘子本意是偷着去岔道的分岭口,提着裙子要下去时,赫然只见雪地上一行脚印。 筠娘子蹲□,用手丈量了下,估摸着有八寸长。 筠娘子有些眼热,记起杨武娘的绣鞋便是八寸长。杨武娘长着一副男子的大脚,这个脚印定是男子的! 一行脚印断在了路边的灌木丛下。筠娘子眉头拧起,这座山上山只有这一条路,山脚下有护卫守住。这个脚印就像凭空落下的一串,前不着太庙,后不着山径。 过了灌木丛便是密林了。筠娘子起了心思要循这串脚印,猛的一抬头转身,背后只有太阳照射的阴影。 她怎么感觉身后有人? 筠娘子用锹铲掉脚印,嘟囔道:“哎,看你和武娘脚一样大的份上,我就帮你毁踪灭迹罢。” 筠娘子扒开灌木丛,钻了进去。过目之处是绵延的山峰皑皑的白雪耸立的大树。 筠娘子眼尖,又看到了那串脚印。循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过去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